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平贸易

上半年我国贸易环境有所改善 遭遇“双反”调查涉案数量金额双降

每日经济新闻 本站 2017-07-06 119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延续回稳向好走势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多个国家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
   昨日(7月6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2017年上半年,我国产品共遭遇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7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28起、反补贴4起;保障措施5起;涉案金额总计53亿美元。
   不过这与去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相比,案件数量和金额都有所下降。去年上半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就达到65起,涉案金额85亿美元
   从行业来看,轻工产品被立案10起,是立案数量最多的行业;机电产品虽然被立案3起,涉案金额却高达23亿美元,是涉案金额最高的行业。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把边际成本降得很低。“面对中国产品突出的价格优势,某些国家只能通过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来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不合理的限制。”
   涉案金额、数量呈双降
   根据世贸组织(WTO)的统计,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被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各国反补贴和美国进行“337调查”的主战场。从数据来看,2016年,中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案件数量和金额均达到近5年来的最高点。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遭遇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 91起,反补贴19起,保障措施9起。
   媒体记者通过梳理后发现,2012年全年,我国一共遭遇77起贸易救济调查;2013年数量陡增至108起,此后2014年和2015年全年,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案件数量均在100起以内。
   高峰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为37起,涉案金额53亿美元。相比于去年同期,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和金额均有所下降,但仍然处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较高水平。
   此外,从国别来看,今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发起立案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是12起,美国是11起,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而在贸易救济调查的诸多措施当中,反倾销措施的使用比例也明显高于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其他举措。
   张建平告诉记者,中印之间,贸易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印度对华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而且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面对中国贸易大而强的优势,印度通过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措施来达到所谓的某种平衡,其实质是与WTO原则背道而驰的。”
   对今年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数量下行,张建平认为,这说明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包括企业自身在与相关国家的沟通、协商层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下半年,包括以后会不会一直降下去,还很难说。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来观察。”
   轻工品成立案“重灾区”
   继钢铁之后,轻工产品成为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域。从商务部的数据来看,2016年,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成为美国前三大类进口商品,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9.2%、14.4%和8.9%。
   以中美经贸合作清单为例,2016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商品最大单项为机电产品,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8.9%。除了机电产品以外,美国进口中国的前四大商品类别,分别是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张建平表示,轻工业产品是我国竞争力最强的出口商品之一,“由于轻工产品EMC易倍体现在消费领域,而且覆盖面广、市场规模大,价格优势明显,成为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频繁发起反倾销的热门领域之一。”
   也有专家表示,轻工业贸易摩擦之所以频发,一方面与国外通过延长制裁期的方式进行贸易保护有关,像欧盟对我国自行车进行的反倾销案,制裁期长达18年;另一方面,与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呈快速增长之势有关。
   海关总署统计显示,2017年一季度,塑料制品、箱包、鞋类、家具、灯具照明、玩具和贵金属首饰八类劳动密集型轻工商品出口增速均有所回升。此外国外对华轻工产品贸易救济案件通报还有24起,涉及洗衣机、玻璃器皿、罐头等轻工产品。
   张建平表示,中国出口的产品,尤其是轻工业产品,高中低端都有,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靶子。而且中国能够把商品的边际成本降得很低,这是其他许多国家难以理解的。“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除了外部因素影响外,我们未来也要在商品质量和品牌度上下工夫。”